【出处】: 《公羊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晋赵鞅取晋阳之甲,以逐荀寅与士吉射。荀寅与士吉射者,曷为者也?君侧之恶人也。此逐君侧之恶人,曷为以叛言之? 无君命也。”
【故事】: 春秋后期,晋国的贵族赵鞅与荀寅、士吉射有矛盾,发生了冲突。晋定公偏袒荀寅、士吉射一方,诬说赵鞅发动了叛乱,赵鞅只得暂时逃到自己的封地晋阳(今山西太原)。后来,荀寅和士吉射又攻击晋定公,赵鞅便率领晋阳的军队,赶回国都绛城(今山西曲沃县),驱逐出荀寅和士吉射这两个在国君身旁的坏人。
【意思】:清除、驱逐君主身边的坏人、亲信。侧:旁边。
【古例】:唐·李商隐《李义山诗集·有感》之二:“古有清君侧,今非乏老成。”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九十三回:“独徐树铮在军粮城,电迫政府,速起用段祺瑞为总理,调度军事,一致平南,否则将引兵入京,仿佛有兴甲晋阳,入清君侧的气象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