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一:“如恒河水,三兽俱渡,兔、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浮水而过。马或至底,或不至底。象则尽底。”《传灯录》:“同在佛所,闻说一味之法,然所证有深浅。譬如兔、马、象三兽渡河,兔渡则浮,马渡及半,象彻底截流。”
【故事】: 这是佛家论经说法中的故事,说的是同在一个佛堂论说佛法,说的是有深有浅。就象兔、马、香象渡恒河一样,浅的就象兔渡,不能到达河底,只能浮水而过; 不深不浅的就象马渡恒河一样,只能探及河水的一半,还有下面的水就探不到了; 深的就象香象渡河,河水深处它也能探到。
【意思】: 香象渡河能探至河水底层。香象: 身上出香风的象。比喻论证说理非常透彻、深刻的诗文。亦作“香象绝流”。
【古例】: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》:“李、杜数公,如金擘海,香象渡河,下视郊、岛辈,直虫吟草问耳。”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八:“严沧浪借禅喻诗,所谓‘羚羊挂角,有韵可味,无迹象可寻。’”明·袁宗道《杂说类》:“至如般若缘深,灵根夙植,伽陵破卵,香象绝流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