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南朝·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。华阴黄雀》:“杨宝年九岁,至华阴山北,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,坠树下。宝取归,置巾箱中,食黄花;百余日,毛羽成,乃飞去。其夜有黄衣童子,向宝再拜曰:‘我西王母使者,君仁爱救拯,实感成济。’以白环四枚与宝,曰:‘令君子孙洁白,位登三世,当如此环矣。’”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武子疾,命颗曰:‘必嫁是。’疾疾则曰:‘必以为殉。’及卒,颗嫁之,曰:‘疾病则乱,吾从其治也。’及辅氏之役,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夜梦之曰:‘余,而所嫁妇人之父也。尔用先人之治命,余是以报。’”
【故事】: 这个成语来源于两个故事:后汉时的杨宝在九岁时,到华阴山去,在山北看见一只黄雀,被鸱枭搏打得跌到树下,就去小心拿来,回到家里,把黄雀放在巾箱中,并用黄花喂它。一百多天以,黄雀的伤好了,就飞走了。这天夜里,有一个黄衣童子自报西王母的使者,感谢杨宝救了它,送给他四枚白环,并祝愿他子孙位登三世。春秋时晋大夫魏武子有病的时候,嘱咐他的儿子魏颗,死后把他的妾嫁给别人,而在临死之前,又要他的儿子要他的妾殉葬了。魏武子死后,魏颗把他的妾嫁了人。他说:父亲临死时说的话是神志不清而说的,我要听他头脑清醒时说的话。后来魏颗在甫氏和秦国的杜回作战时,看见一个老人结草使杜回仆倒,使魏颗能抓住杜回。晚上做梦时,老人自称是他父亲之妾的父亲,现在来向他报恩,救了他女儿的性命。
【意思】: 黄雀衔了白环给杨宝,老人纠结野草助魏颗。比喻感恩报德。亦可作“结草衔环”、“结草”。
【古例】: 清·李渔《风筝误·遣试》:“老伯之恩天高地厚,就是衔环结草,也难报效。”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七回:“朕当结草衔环,报酬师父恩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薛综传》:“父子兄弟,累世蒙恩,死惟结草,生誓杀身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