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无有此三者,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,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
【故事】: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,是很不满的,对力大为王的强权政治,对讲仁讲义的社会舆论,对盗贼泛滥的社会风气,老子是看不惯的。人们生活着,不能按自己的心愿行事,而是受各方面的牵制、驱使。他认为这不是什么法令制度不完善,而是没有能使人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扬。所以他提出要绝圣弃智,绝仁弃义,绝巧弃利,使人能现其本来的真性,守其纯正、质朴的品性而生活,丢开私心杂念,抛弃世俗的一切追求。
【意思】: 现出人的本性,保持人的纯正、质朴。见: 同“现”,现出,显露; 素: 人的本性; 抱: 保持,守住; 朴: 纯朴,质朴。
【古例】: 唐·白居易《省试性习相远近赋》:“德在修身,将见素抱朴;圣由志学,必切问而近思。”宋·程大昌《考古编·庄子一》:“周之所自处者,清净无欲,而其所排弃者,又皆推见礼法败坏之自,而归诸见素抱朴之域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