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却之却之为不恭,何哉?”
【故事】: 孟子有个门生叫万章,一次,他登门向老师求教关于在交际上如何对待人的问题。孟子说:“对人应该恭敬。”万章说:“俗话说:‘一再推却、拒绝别人的礼物,是不恭敬的。’这又是为什么呢?”孟子说:“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,如果你先考虑这些东西是否合乎义,想好了之后才接受,这是不恭敬的。这用不着拒绝。”万章又问:“今天的诸侯,他们的财物都是取之于民,可以说是不义之财,他们把礼物送给我们,好不好接受呢?”孟子说:“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,鲁国人争夺猎物,孔子也争夺猎物。争夺猎物都可以,接受高贵人的赏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?”万章点了点头,告辞而去。
【意思】: 拒绝别人的礼物或邀请是不恭敬的。却: 推却、拒绝。
【古例】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我合你也说不到却之不恭,却是受之有愧了。”《鲁迅书信集·致高良富子》:“如此厚赠,实深惶悚,但来从远道,却之不恭,因即拜领。”邹韬奋《经历·惨淡经营之后》:“我们觉得却之不恭,只好让他劳驾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