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: 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窒皇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”
【故事】: 楚王派申舟出使齐国,说:“我特意不向宋借路。” 而去齐国必经宋。庄王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,说:“我也特意不向郑借路。”楚庄王之所以这样做,是故意挑衅。申舟早年在孟诸会猎时,曾得罪过宋君,便说:“郑国能忍辱不伤害楚国的使者,而宋国不能忍辱,必定会杀害楚国的使者。这次我是死定了。”庄王说:“他敢杀害你,我就兴兵讨伐他。”于是,申舟就把后事托付给儿子,出使齐国。申舟到了宋国,被拦住了。宋国的大臣华元说:“从我们的国土上经过,不事先借路,是鄙视我们; 鄙视我们,意在灭亡我们。杀掉申舟,楚国必定会讨伐我们。楚国来讨伐,我们定将灭亡。反正都是灭亡。”于是把申舟杀了。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,非常恼怒,迫不及待地发兵攻宋。光着脚跑到院子里,侍从才送上鞋子给他穿上; 出了门,才送来剑佩上; 到了市街,才把车备好乘上。
【意思】: 袖子一挥站起来。袂: 袖子。形容精神振奋,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。
【古例】: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五回:“我只有投袂而起,效死疆场,赎我的前愆了。”章炳麟《代拟大元帅就职宣言》: “犹谓人心思顺,必有投袂而起者。”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