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(二) (通假字)

    1.通“征”,征伐,讨伐。
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择其沉乱者而先政之。”

2.通“征”,征税,征赋,征兵(役)。按:“征”或作“徵”。按:《集韵·清韵》:“政,赋也。……通作‘征’。”按:清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鼎部》:“政,叚(假)借为‘征’。”

《周礼·地官·均人》:“均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。”汉郑玄注:“‘政’读为‘征’。力政人民,则治城郭涂巷沟渠。”《礼记·檀弓(下)》:“夫子曰:‘何为不去也?’曰:‘无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识之,苛政猛於虎也!’”(清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卷十四:“‘政’读曰‘征’,谓赋税及徭役也。诛求无已,则曰苛政。”)又《乐记》:“庶民弛政,庶士倍禄。”郑玄注:“弛政,去苛役。”王引之曰:“‘政’当读为‘征’,谓徭役也。”汉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农夫“勤苦如此,尚复被水旱之灾,急政暴虐,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(《汉书·食货志(上)》引。)按:“虐”,清代学者考之以为当作“赋”。

3.通“征”,徭役。

《国语·越语(上)》:“当室者死,三年释其政;支子死,三月释其政。”

如果觉得五四文学网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五四文学网网站推荐给好友。
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
猜你在找的通假字

《说文》:“纤,细也。”《方言》二:“纤,小也。自关而西,秦晋之郊,梁益之间,凡物小者或曰纤,缯帛之细者,谓之纤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善无微而不尝,恶无纤而不贬。” 1.通“殲” jian [例]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其刑罪,则纤 。”纤通“歼”,刺割
《说文》:“续,连也。”《晋书·赵王伦传》:“貂不足,狗尾“续。” 通“贖” shu 〔例〕 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,虽欲改过自新,其道莫由,终不可得。”续通“赎”,用财物或行动解除刑罚。 续,邪母、屋部;赎,船母、屋部。邪
《说文》:“织,作布帛之总名也。”段注:“经与纬相成曰织。”《小尔雅·广服》:“治丝曰织,织缯也。”《庄子·盗跖》:“耕而食,织而衣。”织,织布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士不衣织。”织,丝织品。 通“幟” zhi 〔例一〕 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织文鸟章,白旆央央
《说文》:“缨,冠系也。”段注:“冠系,可以系冠者也。以二组系于冠,卷结颐下,是谓冠。”《楚辞·渔父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” 1.通“嬰” ying 〔例一〕 《文
《类篇》:“縸,恶絮也。齐人语。” 通“幕” mu 〔例〕 《后汉书·马融传·广成颂》: “矰碆飞流,纤罗络縸。”注:“络縸,张罗貌也,縸与幕通。”縸通“幕”。 縸,明母、铎部;幕,明母、铎部。明母双声,铎部迭韵,属双声迭韵通假。
《说文》:“绣,五采备也。”《周礼·考工记》:“画缋之事,……五采备而谓之绣。” 通“綃” xiao 〔例一〕 《诗·唐风·扬之水》:“素衣朱绣,从子于鹄。”绣通“绡”,缯、绮等丝织品。绣,《鲁诗》作“绡”。 〔例二〕 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绣黼丹朱中衣。”郑
《说文》:“缕,线也。”《广韵》:“缕,丝缕。”丝线、麻线皆可曰缕,引申为凡物细而长者皆称缕。《楚辞》宋玉《招魂》:“秦篝齐缕,郑緜络些。”缕,线。 通“褸” lu 〔例〕 《方言》三:“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,谓之须捷,……或谓之褴褛。故《左传》曰:‘筚路褴楼
《说文》:“缫,绎茧为丝也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》下:“诸侯耕助,以供粢盛;夫人蚕缫,以为衣服。” 通“藻” zao 〔例〕 《周礼·夏官·弁师》:“五采缫,十有二就。”缫通“藻”,丝绳。郑玄注:“缫,杂文之名也,合五采丝为之绳。” 缫,心母、宵部;藻,精母、宵部。
《说文》:“纂,似组而赤。”纂,五彩的绦带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锦绣纂组,害女红者也。” 1.通“缵” zuan 〔例一〕 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子孙纂之,至于今不废。”纂通“缵”,继承。 〔例二〕 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今余命女环,兹率舅氏之典,纂乃祖考,无忝乃说
《说文》:“翊,飞貌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神之徕,泛翊翊;甘露降,庆云集。” 1.通“翌” yi 〔例一〕 《汉书·王莽传》上:“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……越若翊辛丑。”翊通“翌”,明。〔 例二〕 蔡邕《议郎胡公夫人哀赞》:“疾用欢痊,翊日斯瘳(chou)。”翊通
《说文》: “罗,以丝罟鸟也。从糸、从维。古者芒氏初作罗。”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:“有兔爰爰,雉离于罗。”罗,罗网。 通“罹” li 〔例一〕 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罗文法者,于公所决皆不恨。”罗通“罹”,遭遇。 〔例二〕 《论衡·辨祟》:“抵触县官,罗丽刑罚
《说文》:“网,庖牺氏所结绳以田以渔也,,网或加亡。”《易·系辞》下:“作结绳而为罔罟,以佃以渔。” 1.通“惘” wang 〔例一〕 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学而不思则网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网通“惘”,迷惑、失意。 〔例二〕 《文